隨著數字人民幣持續普及,其累計交易額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10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扎實開展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工作》文章披露,截至今年8月31日,15個?。ㄊ校┑脑圏c地區累計交易筆數3.6億筆、金額1000.4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門店數量超過560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5月底,這三個數值分別只有2.64億筆、830億元與456.7萬個。
這意味著6-8月期間,數字人民幣無論交易筆數、交易額與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門店數量均實現快速增長。
一位熟悉數字人民幣普及進展的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究其原因,是越來越多試點地區基層政府正積極聯合美團、微信等互聯網生活消費平臺發放數字人民幣消費券與數字人民幣紅包,作為促進當地消費,穩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
一位地方政府人士向記者透露,作為一種全新的促銷費趨勢,如今越來越多試點地區基層政府方都紛紛認可數字人民幣在促消費、穩增長方面的積極作用,一面積極醞釀聯合互聯網生活消費平臺等機構共同擴大數字人民幣消費券與紅包覆蓋面,一面支持當地更多商戶門店支持數字人民幣收付款,令數字人民幣交易筆數與交易額均呈現較快增長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數字人民幣成交額與交易筆數快速增長,自試點以來,數字人民幣相關業務運行平穩,未出現重大安全事故。
這主要得益于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不預設技術路線,堅持長期演進、持續迭代、動態升級理念,采取競爭選優策略,支持穩態與敏態雙模共存,基于多地多活、單元化、分布式、松耦合架構設計原則構建央行端系統架構,指定運營機構則根據自身需求及技術優勢自行選取本機構技術路線,確保系統滿足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擴展性、高并發量以及各項業務連續性要求。
如今,隨著數字人民幣日益普及,數字貨幣正開啟跨境支付的征途。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扎實開展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工作》指出,央行積極參與國際清算銀行倡導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探索建立基于法定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多邊合作機制和新型跨境支付基礎設施與安排;啟動內地與香港跨境支付技術測試,探索數字人民幣系統與香港本地“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支持香港當地居民和商戶的港幣結算需求。
促消費穩增長“新引擎”
中國人民銀行此前明確提出,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為國內零售支付市場提供的公共產品,其初心就是推動金融普惠的發展,試點過程中一直努力落實金融普惠的理念。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要堅持體現“人民性”,在拓展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支持數字政務建設、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這令數字人民幣普及與地方政府促消費穩增長緊密聯系起來。
今年以來,各試點地區基層政府圍繞“促進消費”、“抗擊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題累計開展約30次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活動,各大商業機構還積極推進多次市場化推廣活動,有力促進社會消費回補與消費潛力釋放。
美團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在平臺各類場景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起,截至9月末,用戶在全國各個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90余萬美團平臺小微商戶用數字人民幣消費,這些商戶的生意因此獲益,在平臺的交易訂單量同比增長27.54%,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1.71%。
“這背后,是眾多試點地區基層政府積極聯合互聯網生活消費平臺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與數字人民幣消費券活動,令當地民眾得到更多消費實惠,有效提振當地民眾消費熱情,也助推當地商戶收入增加?!币晃幻缊F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杭州市蕭山區、廈門市思明區等地,當地消費者在獲取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與消費券后,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的熱情明顯提高。在相關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期間,當地參與活動的商戶在美團平臺的交易訂單量同比增長逾35%,相關收入同比增幅超過32%。
記者獲悉,如今試點地區基層政府推廣的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往往會選擇高度契合當地百姓消費習慣的互聯網場景平臺,借助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功能與平臺承載的眾多本地商家優勢,確保數字人民幣消費券與紅包都能“精準”補貼當地消費者,帶動本地小微商家生意持續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越來越多試點地區基層政府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當地民眾與小微商戶對數字人民幣的接受與使用熱情隨之升溫,帶動數字人民幣交易筆數與成交額雙雙快速增長。
上述地方政府人士透露,當地推廣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后,眾多小微商戶紛紛加快接入數字人民幣收付款的步伐,令當地民眾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的場景日益增多,由此形成某種良性互動效應,即支持數字人民幣的當地商戶門店越多,民眾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意愿更高,當地小微商戶的收入也持續增長,真正實現“促消費,穩增長”的效應?!叭缃?,我們正與美團等互聯網消費場景平臺保持溝通,打算推廣新的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作為支持當地小微商戶收入增加與穩經濟增長的新舉措?!彼麖娬{說。
應用場景持續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人民幣累計成交額之所以突破千億大關,還得益于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
如今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僅囊括交通出行、生活繳費、文娛旅游消費、商圈零售、外賣購物等傳統消費場景,還積極涉足就醫購藥、信貸資金發放、退稅資金返還等更多場景。
記者獲悉,多地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正積極嘗試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支持線上線下渠道辦理各類公共事業繳費,利用數字人民幣發放退稅資金、醫保月結款專項資金、困難群眾幫扶資金、“專精特新”企業扶持資金等。與此同時,銀行機構正嘗試推進數字人民幣服務下沉到縣域農村,圍繞農產品銷售、惠農補貼發放等特色場景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助力“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
上述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正令越來越多民眾開始習慣使用數字人民幣開展各類消費,無形間帶動眾多商戶受益匪淺。因為民眾會將手里的數字人民幣廣泛用于各類生活消費,帶動眾多餐飲、生活服務等小微商戶收入增加。
美團數據顯示,在數字人民幣消費券與紅包發放、民眾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的頻率增加、數字人民幣的使用場景持續普及等因素的共振下,國慶假期期間美團日均數字人民幣交易訂單數與交易金額環比分別提升15.7%與102%,日均數字人民幣交易用戶數則環比提升18.2%。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數字人民幣使用場景能否進一步擴容并推動數字人民幣成交額快速迭創新高,還需解決三大挑戰。一是場景方與金融機構在推動數字人民幣新使用場景研發應用時,能否實現合規操作,尤其是切實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并遵守反洗錢等相關監管規定;二是場景方與金融機構等參與主體能否實現合作共贏,即用戶獲得消費實惠、商家獲得收入增長,地方實現促消費穩增長成效;三是金融機構在打造更多應用場景同時,需確保數字人民幣交易運營系統持續滿足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擴展性、高并發量、各項業務連續性等要求,避免出現重大事故。
央行表示,未來相關部門將繼續推動數字人民幣業務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好產品服務。統籌兼顧客戶隱私保護和安全合規,遵循“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原則,充分保障公眾合理的個人信息保護需求;二是堅持法治化規范化建設,夯實數字人民幣發展的法治和監管基礎。發揮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強化對數字人民幣業務、風控、技術、安全等方面的統籌協調,牢牢守住安全運營底線;三是堅持市場化發展,激勵各方合作共贏。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